老年教育在防范养老养生诈骗研究
宿春明
【摘 要】
养老养生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是一种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合同诈骗、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生产销售提供假药劣药等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 其中,提供养老服务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通诈骗。 投资虚假养老项目,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涉嫌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老年人被骗后,会因为种种原因不敢报警,不愿意告知家人,郁郁寡欢,甚至无法原谅自己,最终以极端方式寻求解脱。因此,老年教育在防范养老养生诈骗方面尤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教育 防范 养老养生诈骗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与养老问题的凸显,一些犯罪嫌疑人将“黑手”伸向老年人,以“养老产品”、“养老理财”为幌子对城乡老年人实施诈骗犯罪。“据统计,自 2017 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 4500 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1.1 万余名。” 【1】这些针对老年人的“养老”诈骗犯罪,不但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还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更危害了我国社会治安秩序的和谐稳定。
为了能够让老年人及早了解各类养老养生诈骗手段,及时预防并制止身边的诈骗行为,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类有效方式,让老年人正确学习相关的养老养生诈骗防范知识。
一、常见的十种诈骗手法、诈骗特点及防范要点
(一)贷款诈骗手法:
(1)骗子通过通信工具、网络平台发布“低利息、无抵押、高额度”虚假贷款广告诱惑受害者。
(2)先以受害者需缴纳验资费、保证金为由骗取前置费用,而后又以银行流水不足、征信不良等理由继续诈骗。
(3)把事主电话删除,微信拉黑。
贷款诈骗特点:最高发诈骗手法、社会影响恶劣,“一次借贷、终生还贷”。
贷款诈骗防范要点:贷款最好去正规银行,网上贷款不可轻易相信。
(二)刷单诈骗(也叫杀鸟盘)手法:
(1)挂“鸟”网:骗子通过短信、QQ群、QQ邮箱发布虚假兼职信息,承诺返还高佣金。
(2)喂“鸟”:受害者小额投入,骗子迅速返还本金和佣金,获取信任。
(3)醉“鸟”:以“刷的多、赚的多”为由诱使受害者大额投入,而后以“系统故障、平台设置、帐户冻结需缴费激活”为由骗取钱财。
(4)杀“鸟”:事主意识到被骗或无钱可骗时询问对方,发现被拉黑。
刷单诈骗特点:骗子的通用广告语“一部手机在家做兼职,每天可赚300元”。
刷单诈骗防范要点:刷单是违法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刷单就是诈骗。
(三)婚恋交友诈骗(也叫杀猪盘)手法:
(1)找“猪”:把需要恋爱、相亲并且缺爱的人称为“猪”。
(2)养“猪”:用聊天剧本为话术,对事主嘘寒问暖并逐步建立恋爱关系,称为“养猪”。
(3)杀“猪”:最后骗子诱导事主进行网络投资或网络赌博,骗取钱财,称为“杀猪”。
婚恋交友诈骗特点:金额大,女性受害者居多,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极大。
婚恋交友诈骗防范要点:在网恋交友中,任何介绍投资理财能赚钱的都是诈骗。
(四)网络购物退款诈骗手法:
(1)冒充某平台客服人员以产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等理由谎称退款。
(2)私加对方微信、QQ,避开平台监管。
(3)发送木马链接、不明退款二维码等要求事主操作办理退款、赔付。
(4)以退款环节需要实名认证为由,骗取事主手机验证码。
(5)完成盗刷后拉黑事主。
网络购物退款诈骗特点:网络购物退款、快递丢失赔付等问题涉及范围广,被视为普遍现象,容易被事主接受:记住诱导事主平台之外交易、主动打电话双倍赔付的客服都是骗子。
网络购物退款诈骗防范要点:网购退货退款,一定要在官方平台交易,要及时与官方客服确认。
(五)快递丢失赔款诈骗手法:
(1)骗子冒充快递客服或快递小哥,谎称快递丢失,承诺赔款。
(2)诱导事主进入虚假赔付网站,填写银行卡、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
(3)骗取验证码,完成盗刷。
快递丢失赔款诈骗特点:能准确说出事主的快递信息,诱导期到指定平台或发送指定链接进行交易。
快递丢失赔款诈骗防范要点:银行卡验证码不能轻易告诉任何人;快递小哥没有赔款这项业务;快递丢失赔款要在官方平台交易。
(六)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
(1) 骗子冒充社保局、通信管理局、银行、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交管等公信部门,打电话给事主,以其涉嫌违法犯罪为由,准确说出事主身份信息获取信任。
(2)以需要事主配合调查为由将电话转接到虚假的“XX地方公检法部门”。
(3)要求事主将钱财转到虚假的“公检法机关安全帐户”以自证清白。
冒充公检法诈骗特点:诈骗金额大,成功率高,被誉为“诈骗之王”,女性受害者居多。
冒充公检法诈骗防范要点: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公检法打电话办案并涉及转账的都是诈骗。
(七)买卖游戏帐号或网游装备诈骗手法:
(1)骗子借助网络游戏平台针对游戏玩家的获胜心理伺机下套。
(2)通过网络或电话等联系方式佯装买家。
(3)引导被骗玩家到指定游戏平台交易。
(4)假造支付页面,引导被骗玩家进入支付流程。
(5)冒充游戏平台客服骗取防盗号押金、交易安全险、交易超时激活费用等等。
买卖游戏帐号或网游装备诈骗特点:诱导事主私下或到指定平台交易。
买卖游戏帐号或网游装备诈骗防范要点:买卖游戏帐号或网游装备一定要到官方游戏平台交易。
(八)针对财务人员诈骗手法:
(1)盗号:骗子假装财务人员,伺机加入公司员工群、财务人员QQ群或通过互联网查询获取部分财务人员的QQ号码,通过发送“木马”诱使财务人员点击网页链接,此后骗子就会获取其QQ号码及密码。
(2)潜伏:盗取财务人员QQ后,骗子便会潜伏在财务人员QQ里偷看其聊天记录,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并学习老板与财务人员交流的语气。
(3)行骗:等待“时机”成熟时,骗子将财务人员QQ好友中老板的QQ删除或拉入黑名单,然后再用与老板QQ相同的头像、昵称和个人资料注册一个新QQ号,将新QQ加入财务人员QQ好友中,当财务人员再与“老板”用QQ交流时,骗子就模仿“老板”的口吻要求财务人员汇款实施诈骗。
针对财务人员诈骗特点:针对性强,诈骗金额大。
针对财务人员诈骗防范要点:财务人员对于每笔大金额转账都要找老板认真核实。
(九)网络招嫖诈骗手法:
(1)骗子通过社交软件、黄色小卡片等发布色情服务内容诱惑受害人。
(2)受害人上钩后,骗取受害人预先支付“人身安全费、健康保证金、开房费”等相关费用。
(3)拉黑受害人。
网络招嫖诈骗特点:以美色为诱饵,主要针对男性。
网络招嫖诈骗防范要点:懂法、知法,清楚嫖娼违法,洁身自好,牢记“看好下半身,过好下半生”。
(十)投资诈骗手法:
(1)骗子以”包赚不赔、股票内幕“为噱头,吸引受害人加入投资群。
(2)引诱事主下载虚假投资APP,通过人为操控平台,制造前期盈利的假象,诱导事主不断加大投入。
(3)受害者发现投资平台无法登陆,本金无法收回。
投资诈骗特点: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诈骗平台爆雷容易引发维稳事件。投资诈骗防范要点:每个人都有认知的盲区,不专业的事情不要轻易去尝
试;收益过高的投资理财几乎都是诈骗;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
二、主要针对老年人养老养生的八种诈骗手法、诈骗特点及防范要点
(一)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骗子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承诺,通过甜言蜜语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实施诈骗活动。
诈骗特点:主要针对儿女无法照顾或孤寡老人的养老渴望,骗取信任,非法获利。
防范要点:老年人如需要养老服务,可以向社区或居委会求助,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相关服务。
(二)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骗子利用“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承诺,诱骗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诈骗特点:主要针对老年人退休后想要获取更多养老金的心理,非法获利。
防范要点:老年人对于时政发展缺乏敏感度,尽量不要参与非正规的项目投资。
(三)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骗子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骗取其钱财。
诈骗特点:针对多数老年人想要延长寿命和保健的心理,以甜言蜜语打动,达到非法取得目的。
防范要点:老年人退休后尽量通过正规渠道,参加正规的老年项目学习和培训。
(四)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骗子通过养老形式讲解或推介,诱骗老年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揭”消费理念,与老年人非法签订房产抵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用于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从而进行诈骗或者非法集资。
诈骗特点:主要针对部分拥有私人房产的老年人,以新式养老为诱饵,达到不可告人目的。
防范要点:房产对于老年人养老是极为关键的,不能轻易变动,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五)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骗子假冒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或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为由,收取“材料费”、“好处费”等莫名费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受害人钱财。
诈骗特点:部分老年人对于退休后的生活处于茫然状态,容易轻信所谓的“未来规划”,被骗子牵着鼻子走,上当受骗。
防范要点:正规事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正规办理,官方机构才值得信任。
(六)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其实施诈骗。
诈骗特点:针对老年人善良、慈爱的特点,骗取信任,非法牟利。
防范要点:老年人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也要提防被骗。
(七)发展虚假“黄昏恋”:
“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居老年人,通过网络诱骗发展成为网恋后,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诈骗特点:利用老年人晚年需要陪伴的心理,榨取其钱财。
防范要点:老年人需要陪伴,可以找亲朋好友或身边熟悉的人介绍,通过正常交往,加深了解后才能交付真心。
(八)冒充公检法:
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及恐慌心理,称要执行逮捕,必须缴纳保证金自证清白,以此实施诈骗。
诈骗特点:骗子针对老年人胆小怕事、息事宁人的心理,冒充国家公职人员,骗取信任,榨取钱财。
防范要点:国家公职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等非正常手段进行办案,有此类事件发生,可到社区或派出所就近查询或报警。
三、老年教育在防范养老养生诈骗方面的渠道及方式
(一)教育渠道:
(1)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聘请专业讲师,通过年、节、假日群众大规模集会活动现场,进行短时间反诈骗宣讲,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学习的目的。
(2)通过对各范围在职工作人员和在校师生的反诈骗宣传教育,利用公共场所、亲邻交流、家人沟通等进行侧面传输、劝导,对老年人进行迂回反诈骗宣传教育。
(3)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其他渠道进行养老养生方面的反诈骗宣传。
(二)教育方式:
(1)编辑顺口溜,朗朗上口,方便传诵,牢记在心。比如,“不听不信不转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刷单都是诈骗”、“个人信息勿泄露”、“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等等。
(2)发放宣传册、宣传单。
(3)配备专职反诈骗宣传车,流动播放相关反诈骗宣传广播。
(4)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进行反诈骗知识宣传。
(5)举办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设置奖品或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关注。
四、老年人被骗后的几点建议
(一)及时报警:
当事人一旦意识到上当受骗后,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帮助,并协助公安机关查证追踪,及时止损,避免更多人受到伤害。
(二)家人多陪伴、多安慰:
由于被骗后心理上难以排解,当事人特别希望得到倾诉,亲朋好友及身边亲近的人应多陪伴、多安慰,帮助当事人尽早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三)当事人要懂得原谅自己:
多数人被骗后无法原谅自己,认为是自己的愚蠢和疏忽导致上当受骗。其实,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很多高知、高管也会上当受骗。关键在于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更新快,骗术层出不穷,并善于利用当事人的心理弱点,针对当事人极为关注的事件进行诱骗。
(四)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老年人遇到问题不要轻信陌生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有人推销保健品或药品,夸大其功效,要想想这是真的吗?有人夸大投资收益,要想想“天上会掉馅饼”吗?有人甜言蜜语、嘘寒问暖,要想想“他为啥对我这么好”?
结束语:中国政府网2021年11月25日称(来源:新华社):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日报网2020年6月19日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由此可见,老年教育势在必行,老年教育在防范养老养生诈骗方面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彬:《养老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第 37 卷第 5 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Vol.37 No.5 ,2022 年 9 月
作者简介:宿春明(1973-),女,福建晋江人,本科,曾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公安分局担任专职反诈骗宣讲师,目前在福建省晋江市老年大学就读。
作者:宿春明
电话:18823788191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瑶前村三区52号
邮编:36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