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新思路新对策
在当今的老年教育环境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员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以活动为载体,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已成为培养学员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活动来培养学员的各项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活动在培养学员的作用
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活动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参与活动,学员可以亲身体验知识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活动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学员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最后,活动还能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我校灯谜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灯谜传承创新,传播校园灯谜文化,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丰富第二课堂内容,促进与社区学校的联谊,2023年5月27日上午,校灯谜学会与延林小学、育德小学联合举行晋江市老年大学首届“老少同乐”校园灯谜联谊赛。学员们精心布置比赛现场,准备丰富多样的猜谜项目和奖品,活动分三个环节举行,首先进行的是个人笔猜,共设35道题。接着进行灯谜展猜,共有展猜题100题。最后是团体电控,团体电控分五轮进行,第一轮集体笔猜,第二到第四轮个人对位竞猜,第五轮集体竞猜,共设50道题。本次活动氛围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这样在团队活动,学员需要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活动也能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员的策略
1.设计多元化的活动。为了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各个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以多种形式出现。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面,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猜灯谜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让我们了解汉字的结构,知晓成语的意义,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可以让我们学会从多种角度看穿事物的本质。要想猜对、猜好灯谜,你就要拥有多方面的知识,能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在乐趣中学习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觅得乐趣,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欣赏能力。在老年大学灯谜班授课,除了课堂讲授灯谜基础知识,还通过“新手练兵”微信群,鼓励新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猜灯谜,进一步夯实基础,牢牢掌握各种谜法。继续在微信群展示学员交流谜作,每人每个月交流谜作10-30条,在群猜过程中,如果碰到疑难问题,大家可以交流探讨,互相切磋学习,共同进步,也增进友谊,扩大知识面。继续鼓励学员在灯谜文创园发表新谜作,通过竞猜,作者释谜,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
2.注重活动的实践性。活动的实践性是培养学员能力的关键。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比较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让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同时,我还要鼓励学员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极限。比如灯谜展猜活动,灯谜是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很强的活动实践性。灯谜是校园的一个文化品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共建单位凤垵小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庆祝国际儿童节的到来,活跃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让孩子们过上一个祥和、充实、难忘的节日,2024年5月31日(星期五)上午,老年大学灯谜学会特组织三十多名学员携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灯谜展猜活动。节日的凤垵小学校园热闹非凡,各色气球造型装点校园,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及科技制作成果展示其中,一个个孩子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笑容。老年大学灯谜学会携手凤垵小学举办老少同乐庆“六一”灯谜联谊活动在此正式拉开。本次活动主题为“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庆祝六一儿童节老少同乐灯迷展猜联谊活动”。灯谜展猜活动共分6组,每组由3名学会成员负责主持,所有的谜条都悬挂在长绳上,每条长绳有25条灯谜,共150条灯谜,涵盖了小学语文篇目、古诗句及诗人、数学知识、音乐名人、历史人物、核心价值观名词、党史名词等等。活动一开始,凤垵小学的孩子们便纷纷被吸引了过来,踊跃参与,或独自冥思,或互相讨论,或求助学员们指导点拨,互动之间更是热闹非凡。猜对灯谜的孩子有的拍手叫绝,有的欢呼雀跃,有的相视一笑,各有顿悟各有欣喜。每位猜对灯谜的学生都将获得一张兑奖券,而后兑换不同的奖品,奖品为本子、橡皮擦、水性笔等。拿到奖品的孩子,更是津津有味,眼里都是喜悦,甚是令人心动,不由自主地被孩子们的快乐所感染,作为灯谜学会会员的老同志们更是再次与孩子们一同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体验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3.培养学员的自主性。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此外,还要为学员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比如鼓励学员制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创作原创灯谜,一学年重要节日有:植树节、五一节、母亲节(父亲节)、六一节、端午节、建党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春节等。学员们认真做谜,我把优秀谜作推荐到各种谜刊,优秀谜作如苏丽珍同学积极参与投稿全国50多种谜刊,稿件被录用,还得到回赠谜书、谜刊。除此之外,还积极参与全国30多个灯谜公众号竞猜。积极参与泉州市晋江市线上线下原创灯谜竞猜活动,苏丽珍同学2023年度获奖谜作有:1. 杉杉西装,名扬国际(2字电视剧)梦回。该谜作荣获2023年《文虎摘锦》全国“文心杯”大众趣味灯谜十佳谜作! 2.自荐谜作:崇焕记丹青(中华古籍/蕉心格二2+2)元史,素书。该谜作荣获晋江市第33届侨乡谜会“十佳”自荐谜作奖。 3. 点滴争取,干出新貌(佛教名词)净土。该谜作荣获“春风谜社2023年春风月赛年度佳谜”。 4.塞北残冬,骑马可出行(节气)大寒。该谜作荣获《文虎摘锦》2023冬刊“网罗佳谜秀”春风月赛谜选。
4.在活动中培养学员的鉴赏能力。一则好的灯谜,会让我们增长知识,其构思巧妙,耐人寻味。例如:“洒家无家安适之”(猜杭州名胜)谜底:西湖。此谜用抵消法,“家无家”互相抵消,面句剩下“洒安适之”,“洒”明取,“安”作连接词,“适之”是中国文学家胡适的字,扣“胡”字,“胡”与“洒”重组,得底“西湖”。又如:“嫁人要嫁对”(猜语文名词)谜底:错别字。此谜用反扣法,“字”为许配、嫁之意,底别解为:错的不要嫁。再如:宝哥哥生时口衔玉(7字俗语)一块石头落了地。运用典故法,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宝哥哥出生时“一块石头(补天石)落下了凡间(地)”。取“一块石头落了地”。还有:飞入寻常百姓家(泊人二)燕顺、时迁。运用承上启下法,谜面出自刘禹锡《乌衣巷》,触动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拢意为“燕子顺着时间迁移”。
一则好的灯谜,也会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讴歌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树立正气,向榜样学习。例如:“为人民利益而死”(骊珠格)谜底:名胜、泰山。此谜化用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 一文中引用这句话赞扬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进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再如:“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猜国名)谜底:危地马拉。欧阳海是解放军某部的班长,遇到一列客车驶来,一匹马横在铁路上,在危急时刻,他跳上铁路,将马推出轨道,使列车安全通过,而自己却壮烈牺牲了。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这是一则充满正能量的好谜。
一则好的灯谜,既令人陶醉其中,又让人流而忘返。在课堂上,也讲过了许多好的灯谜,灯谜也是老年人发挥余热的园地,是配合宣传时政的好帮手。我经常给学员布置制作有关党史、廉政、法律、安全等灯谜,配合时政宣传。谜作经精选后,利用节庆日,作群众展猜,既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又提高灯谜的创作水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时,这样的一则灯谜,“得民心,得天下”(猜党史事件)谜底:一大。“得民心”取“一”,“得天下”取“大”。“一大”是1921年于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为了解放全中国,进行了艰难卓绝的革命斗争,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号召建设新城市、新农村、新环境,把祖国建成美丽的家园,让世界看中国。有这么一则灯谜:“大美中国”(猜4字二十大热词)谜底:江山壮丽。“大”为“壮大之意”,扣“壮”,“美”扣“丽”,“中国”扣“江山”。许多城镇乡村,在脱贫致富之后,把山水与自然环境风貌,改造建设得越来越美丽,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旅游观光,印证了“大美中国”。学习灯谜,让人心胸开阔,乐趣无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中,不断提升自己,并收获颇多。
三、实施效果与反思
从学员兴趣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员的实际情况而定,从学员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员都得到发展。明确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灯谜的积极性,鼓励学员主动参与制谜创作活动,并鼓励学员向全国各谜刊投稿,参赛。以学员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员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根据学员个性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在猜射训练中,使学员更好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风物特产、风俗民情等人文资源,从而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促进与共建单位的联谊活动,创新联谊活动内容。
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员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他们在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部分活动的实践性不够强,导致学员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其次,有些活动的设计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式,注重活动的实践性和多样性,以满足学员的全面发展需求。
总之,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员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活动、注重活动的实践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反思和
改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更好地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