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5-03-27   星期四
时间
课程
地点
test

test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讨论

学习象棋谋略 获得智慧启示

* 来源: * 作者: 老年大学 * 发表时间: 2020-09-09 0:00:00 * 浏览: 132

学习象棋谋略  获得智慧启示

中国象棋普及范围最广,群众基础最雄厚。不管是城市的茶楼、公园或街头巷尾,以及最偏僻的乡村,人们都把象棋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健康活动。

唐代,国家统一,象棋广为流行。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兵冲象戏车”的诗句。在唐代,兵家已意识到了“象戏”所蕴含的“战争之理”,“避如弈棋,两敌均篶,一着或失,竞莫能救”(唐李靖:《唐李问对》)。宋代是象棋在历史上第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棋制定型,家喻户晓。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说,“博者,争先术耳”,“好胜之心,人皆有之”,“余性喜博”。最重要的是出现了专门研究象棋技艺的棋谱。明代是象棋技艺发展的历史高峰,当时的一些名局至今广为流传。清朝是明代象棋技艺发展的延续,清朝的棋谱,技艺也是很高的。

从历史上来看,象棋起源于战国,定型于宋代,发展于明清,历经2000多年。

象棋发展质的飞跃,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国家举办了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1959年,象棋正式列为全运会比赛项目。象棋从民俗游戏进升为体育运动,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象棋研究也超越了历史的水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82年,国家正式决定把象棋作为向世界推广的体育项目,1993年,世界象棋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之后,定期举办世界象棋锦标赛,象棋这颗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正以它夺目的光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由于教学的需要,本人近期认真学习象棋谋略,同时也获得不少智慧启示。这正如亦生亦师,教学相长。象棋有开、中、残三个阶段。开局有规律,残局有定式。但中局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优秀棋手除了学会中路突破、三子归边、弃子攻杀等战术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领会掌握谋略,具有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的才能。

谋略与技巧是互为依从,相辅相成的,强调谋略,不是否认技巧,而是力求使技巧的运用卓有成效。谋略是技巧的导向,技巧是谋略的实施,脱离了谋略的技巧是不存在的,这是象棋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言之:“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也就是说这个人优柔寡断,什么事情也定不了;遇到问题,迷惑不解,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学好象棋可以开拓思路,有好的思路,才能定下科学规划;有科学的设计,才能准确的实施。中国象棋属国粹文化,学习经典名局,进行丝丝入扣的赏析评述,在精湛棋艺的熏陶中,领略文化的精髓,提高谋略的悟性。演绎经典,修练智谋,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