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好老年卫生保健课
浅谈上好老年卫生保健课
郑明智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是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的基本保证。“60岁的人,30岁的心”,是每个老年人的梦想,开设卫生保健课,让老年人学习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实现健康长寿的有效途径,做一个健康快乐的老人,不仅是老年人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老年卫生保健课,必须“以学员为中心”,不断地创新
老年卫生保健课,必须“以学员为中心”,不断地创新。本人经历了晋江老年大学22年的老年卫生保健教学,面对以充实晚年生活知识、提高晚年生活本领、丰富晚年生活内容、培养晚年生活乐趣、改善晚年生活生命质量为基本求学目标的老年学员群体,既要突出医学特征,又要解决的是本专业“姓什么”的问题。老年大学(学校)的卫生保健课,教材的选择应当与老年学员的实际生活需求相照应,内容不仅要体现科学性,也要考虑趣味性、诱学性和实用性。我们认为,老年卫生保健课主要是在医学理论指导下,让学员获取一些基本的医药卫生保健知识,直接让老年学员从中学会科学打理晚年生活,突出表现为一种“亲生活”的特色。降低医学保健知识门槛,让更多的医学卫生保健知识走进老年学员的生活,关键是解决好一个定向取舍问题。围绕这一目标,我们重点向老年学员介绍一些关于老年常见病症状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的知识,引导老年学员了解老年人常规生理健康指标,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预兆和基本症状。通过结合典型病例讲解,使老年学员对自己和身边亲人的身体现状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和估价,知道生活中应当坚持什么,注意什么,并在疾病出现时,能敏锐地识别病变信息,及时就医。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尤其到了老年,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与病魔不期而遇。如何在布局分散、科室门类划分复杂的医院内快速选准就医科室,保证不错过最佳诊疗时机,也是老年学员的迫切愿望。据有些老年学员反映,自从接受了就医知识后,去医院看病时能快速选准就医科室,而且对医生的询问配合得体,便于医生准确诊疗、科学处方,时间节省了,效率提高了,自身收益立竿见影。因此开讲了《老年人患病的特点》这个课题:老年人患病的特点可概括为二十一个字即“一人多病,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发展迅速,用药敏感”。
例如:无痛性心肌梗死病例: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剧烈的胸痛,但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可不产生典型的胸部疼痛。按症状出现的多寡而言,名列首位的是气急,其次才是胸部不适,这是由于年迈,对痛觉迟钝所致,由此可见,对于老年人,不宜将有无胸痛作为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依据。事实表明,这种“以学员为中心”定向选择的教学内容通常能引起人们的警惕,大大增强了该专业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应用性和易掌握性,对老年学员的晚年生活发挥了积极的干预作用。
二、“健康快乐”教育理念是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
老年教育属非学历的康乐素质教育,它以老年人为教育对象,选择能促进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知识技能为内容,通过“学、乐、康、为”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怎样促进老年人的发展,做自强不息的现代老年人,是我们的主题。老年人的教育不能完全按老年人的心理去发展。怎样使老年学员树立心不老,情不老的理想情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尊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激发他们的青春活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健康长者,是我们老年教育的永恒的主题。老年教育应该是人生最精彩的教育阶段。教材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寓教于健康快乐的求知之中。
降低医学保健知识门槛,体现“亲生活”的特色: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健康长寿。坏习惯使人疾病缠身,生活质量降低,甚至英年早逝。人最好的保健品是白开水,最高级的营养品是家常饭菜。俗话说得更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诚然,一个健康的人,每天三餐规律,多饮白开水,就什么营养都有了。因此,我们在老年卫生保健教学过程中,立足贴紧老年学员的饮食起居等一日常规,对照当代医学保健理论和已被科学定性的良好生活习惯,锁定生活中最容易被人们忽略或轻视的生活细节,予以放大分析和评价,找出它们消极干预老年保健生活的根源和症结,让老年学员重新认识,科学校正,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自觉清理细节障碍,深入挖掘、寻求日常生活的固有价值。因此,我们在选择教材内容时,重点安排以下几项内容:一是介绍老年人饮食起居和运动形式选择等方面的知识。主要让老年学员因应季节变换,科学安排睡眠时间,调节精气神;了解一些诸如“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少盐多醋”等餐饮常识,学会弥补因长期忽略生活细节导致的健康缺位。《老年人饮水与健康》《中老年人与不良生活方式告别》这两个课题就是在“亲生活”特色的指导下应运而生。老年人饮水的最佳时间是早晨、上午10点、下年4点左右、晚餐后两小时及睡前各饮1次,每次200-250毫升。饮20℃~25℃的温开水最好。中老年人与不良生活方式告别:中老年人立即行动起来,坚决与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高盐饮食、多摄入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有害饮酒,嗜糖饮食)告别,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领跑者。再就是通过讲解《老年人冬、夏锻炼注意事项》帮助学员结合自身特点,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形式。
进入老年期后,老年学员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着重介绍老年人心理、睡眠健康方面的知识。课件1:《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学会快乐度晚年》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情感上会变得脆弱敏感。情感孤独已成为当今大多数老人的一种通病,还会引发身体疾病。老年人需要精神关爱,通过实施精神护理、心理沟通、社会关爱帮助等方式,帮助老年人减轻心理障碍放松精神,提高生活质量,心情舒畅地安享晚年。老年人要学会快乐度晚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老人尤甚,必须坚持做到“四知”:知足、知善、知乐、知变。坦然面对衰老,勇敢释放自己,做一个健康快乐老人。课件2:《老年人睡眠与健康》:老年人睡眠特点: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变浅、觉醒次数多、睡眠过早、早睡早醒。老年人应晚睡、早起、减少在床上的时间。心理因素是老人失眠的主要因素,心脑疾病严重影响睡眠。心理因素所致失眠需以心理治疗为主。确需服用安眠药时,剂量应比年轻人少且不宜连续服用。
将科学用药知识引入课堂。日常生活中,人们用药习惯往往并不讲究:时间上有时趋早,有时拖晚;用量上或多吃,或少用,加上老年人服药经常丢三落四,都影响了药效的正常发挥,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调查显示,老年卫生保健课的在读学员和未学老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的差别明显悬殊。针对用药的科学性及用药的生物钟原理。举一反三地向老年人讲解服药后吸收慢,代谢慢,肾脏排泄也慢,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的特点,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比青年人少。《衰老的防治》着重向老年学员介绍如何科学使用保健品,防止上当受骗。
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每次教学活动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着重讲清基本内容,使学员能理解运用。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因需施教法:老年人的特点体弱多病,多有不同程度衰老,一般具有一种或多种老年常见病,克服了以往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缺陷,《如何防治老年脑退化症》的开讲,深受老年学员的欢迎;二是互动教学法:老年人理解能力强,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的学员甚至是“久病成医”。每堂课讲完后,一般我都要留10至20分钟时间让学员提问,老师当场答疑,这不但解除学员的疑虑,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师生间有问有答,共同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三是直观教学法:为了增大教学容量,拓展教学空间,使学员在学习中把知、情、意、行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时我以选编教材为主体,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助,使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用语言文字难以说明,学员很难理解。为了帮助学员掌握知识,我利用动态图片展示进行形象辅助教学;四是“典型病例”法:医学术语难懂难记,听起来也枯燥无味,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想把“死知识”讲活,结合病例讲解以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从医45年,在长期的治病实践中,我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除在课堂上认真教学外,我还利用课前、课后与学员交流,为学员耐心解答,给生病学员看病开处方,做老年学员的知心朋友。我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材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千方百计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提高学员身心健康素质。通过保健课的学习,学员身心素质明显增强。实践证明:学习保健知识,能增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家庭与社会的依附性;能增强老年人与群体交往能力,减少心理疾病;能增强老年人抗衰老、防疾病的能力,减少疾病对老年人的痛苦与折磨;能增强老年人服务社会的能力,继续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参与作用。
新世纪老年医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为此我向老年学员开讲了张扬老年个性的两个课题:(一)《我的健康我做主》:人的健康管理处方:1,找到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2,建立行为改善计划(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为改善措施);3.定期随访;(二)《我的临终我做主》:人口老龄化,余寿不断延长,临终关怀已经成为改善人最后时刻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今,在中国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列出一个表来,一个临终的老人需要些什么:医疗支持、生活护理、情感慰藉、心理关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我的临终我作主”是每个老人的正当权利。
目前,老年大学没有统一的卫生保健教材,到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60%左右是为了身心健康、心情舒畅,即俗话说的“找乐趣”。老年大学的保健课程要充分照顾老年人的这一特点和需求,使老同志在轻松学习的实践中,在老年大学这个“校园、家园、乐园”中找到了知音,找准了位置,因此保健课内容的确定应顾及三种需求:既有求医问药、求康复的;也有求知识、求保健的;还有求深造,求提高的。必须结合学员实际,一是立足于“老”,所以课件必须简练易懂,贴近生活;二是“狠抓用,常想新”,认真讲解对老年人适用的知识,教材要经常更新,让老年学员觉得年年有新意,课课有收获;三是热情服务,课前、课间休息、课后,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学员们有关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的咨询,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