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5-03-27   星期四
时间
课程
地点
test

test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讨论

浅谈老年声乐教学

* 来源: * 作者: 庄凤绵 * 发表时间: 2020-10-17 21:02:07 * 浏览: 461

浅谈老年声乐教学

庄凤绵

根据数据显示,人口老年化趋势不断增加,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国家不仅在物质上提供更好的条件给老年人,也要更加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音乐是通向精神天堂的云梯,是眺望大千世界的窗口,是感知过往旧事的诗章,音乐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世界的满足。

近年很多中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唱歌活动。在公园社区等区域,会发现相当多的老年朋友聚集在一起,放声歌唱。从生理状态上说,通常人进入老年阶段,身体的整体机能免疫力逐步开始呈下滑趋势,具体到与歌唱相关的组织器官机能状态也有所变化。例如喉咙肌肉略有萎缩,声带增厚,音域变窄,肺活量减小,大脑反应灵敏度减弱,口腔肌肉活动缓慢,身体耐力及整体协调性都不如年轻时的最佳状态,由于诸多原因,老年人在歌唱的道路上就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进行潜心研究,探讨出一套较为科学的中老年声乐教学方法加以引导他们。

那么作为专业的声乐老师,就应该从基础开始,全方位教学,包括(一)乐理知识渗入歌唱教学。如:简谱的认识拍子节奏情绪中间出现的装饰音怎么演唱等等,这是他们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会非常认真的在下面做好笔记,老师一定要注意在讲解这些抽象性的东西的时候,注意语速用词循序渐进的把乐理知识渗入唱歌教学。

(二)声乐常识结合技巧的学习,声乐包含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原声态演唱方法等等。而这些老年人通常是通过平时看着听着电视和广播里歌唱演员的表演,模仿着扯开嗓子唱,有的先天条件比较好的可能把握住其中的要领,更多人则是不规范的发声,因此,作为声乐教学工作者,首先应该从人的生理结构开始介绍发声气息的运用共鸣腔的应用等等,再从最简单的呼吸练习开始,用形象的比喻让他们找到感觉。如吸气就像闻花香的感觉,呼气就像吹蜡烛狗喘气等等。再到发声练习,从单音开始,例如“啊”在发展到元音字母,注意发声练习,最好由连音再到断音练习。

(三)教学中语言与情感的表达。要熟悉了解一首声乐作品,首先要仔细阅读歌谱,分析曲式结构,掌握好基本节奏以及细微的变化,认真研究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进行艺术再创作,另外从歌唱的艺术角度看,起主导作用的是语言,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塑造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传达心灵的情感,因此,歌唱语言准确掌握运用是歌唱技术的重要训练课程。通常可以引导学员用高位置的发声方法朗读歌词来把握歌曲所表达的意义和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和乐感的有机统一为歌唱的抒情确立了基础。在老年大学声乐教学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很多学员的嗓音条件很不错,但歌声却不能够打动人心,没有激情。这些学员都犯了一个毛病,以为只要自己声音好就可以了,往往不注意情感,片面的注重技巧,这样唱出来的歌就平淡无味,没人喜欢听,“声”与“情”的融合成为完美得统一体时才能发挥声情并茂的作用。

(四)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在歌唱教学中,学员的心理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在舞台上或在声乐课上,有些学员由于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在唱歌时不但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有时还出现身体发抖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导致节奏不稳跑调破音等现象,因此在平时声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心理训练

1: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学员始终要保持很好的沟通,这样可以很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授课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应通俗易懂,既抽象化,又不缺乏幽默感。

2:每授完新课应适时安排时间让学员上台演唱,教师应以鼓励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点评指正,让学员树立信心,并在歌唱技巧上得以改进。

(五)组织演唱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期间,如“五一”“七一”“十一”等举行班级歌唱活动,包括每年的教学成果展示,这样对提高学员演唱水平十分有益,这种当众演唱或舞台演出既能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同时也有益于学生克服自我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这其实也是对学员的评价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