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5-03-27   星期四
时间
课程
地点
test

test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浅探中老年人如何入门学习书法

* 来源: * 作者: 曾添辉 * 发表时间: 2021-11-30 16:05:11 * 浏览: 1914

曾添辉

【摘要】广大书法练习者入门时如何少走弯路并能尽快上手,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学习书法须认识和掌握执笔的公共要求。用毛笔书写汉字执笔方法有:三指法、五指法、撮管法管法握管法这五种执笔方法如何掌握运用,是初学书法者必识知晓的首要之事。学习书法如何选帖临建议选择你比较喜欢的、同一书家的楷、行字帖,以楷为主行为辅、进行临摹。学习书法:一要循序渐进,二要持之以三要牢记功夫在字外。学习书法如何用笔,书法的点画形体都是直接由用笔而产生的,学会了用笔,也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定点书写方式,是王羲之的书法用笔的方式之一王羲之书写时,右手指执着笔,只有腕动,而手臂基本上不移动的,这就是王羲之的定点书写方式。按定点书写方式来写字,更有目标,更加轻松自如。只要实实在在的掌握执笔方式,选帖临摹,学好运笔方法,持之以恒,就能写出一手好书法。

【关键词】执笔方式  选贴临摹  运笔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热衷学习书法。为何书法对中老年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认为主要是书法能给中老年人带来几点好处:一是陶冶情操、活跃思维二是修身养性、造福家庭;三是充实人生、延年益寿;四是广交良友收藏酬赠;五是传承书法、弘扬国粹 正因如此,中老年人书法教学这一课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对广大书法练习者来说,入门时如何少走弯路并能尽快上手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学习书法须认识和掌握执笔的公共要求。

用毛笔书写汉字执笔方法有:

1.三指法:是用食指、中指的指尖和拇指的指尖,相对执管,这个方法好像是灵活些,但是不如四指执笔之紧而稳定

2.五指法:是根据五个手指各自生理机能,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对立而统一于笔管既能稳定又能灵活运笔的方法。并根据拇指、食指、中指、名指和小指各自的作用,分别概括称为擫(按)、押(约束)、钩、格(挡住)、抵(托着)。

3.撮管法:四指执到管的上端

4.管法:五指执大笔写大字

5.握管法:五指执大笔写大字。

这五种执笔方法如何掌握运用,是初学书法者必识知晓的首要之事。

苏轼《论书》:“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卫夫人《笔阵图》:“若真书,去笔头一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虞世南在《笔髓论》中更详细记载:“笔长不过六寸,着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执实掌虚。”从这里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执笔的深浅、长短、指实掌虚之法,这是对书法一个公共的执笔要求。再者,在书写时执笔要执得紧,才容易练习腕力,笔锋以中正为准,左手也要用力像鸟展开两翼的姿势,使其力全气满。运腕写小字时,可以坐着,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悬肘写大字时,非站不可,要做到足稳、身躬、头俯、臂悬。清代包世巨《咏执笔图》说:“全身精力到笔端,定气先将两足安。”

学习书法如何选帖临摹

当我们认识和掌握了执笔的方法,开始学书时,建议选择你比较喜欢的、同一书家的楷、行字帖,以楷为主行为辅、进行临摹。其好处有三:一是可以从中了解,楷书以方笔为贵,行草书以圆笔为佳,当书写某一字或某一笔画时,应该以圆笔或方笔而定,才能体现出刚柔并济,挺秀双融的艺术效果;二是能够让你重温规范的笔画笔顺,并杜绝书写行书中时产生错别字;三是能使你在书写楷书的笔画中带来动感,以免尖刻生硬。

俗语说:“要学芭蕾舞,一定要学会立脚尖。”学习书法:一要循序渐进,把握篆、隶、楷、行、草特点,相互借鉴;二要持之以恒,艺术无止境,学书莫偷懒,坚持数年,方见成效;三要牢记功夫在字外。不管选择那书家字帖学习,临帖是必经之路,临帖有三种:一是对临,看帖书写,以目导心、以心运手、一笔一画,力求惟妙惟肖或相似;二是背临,将帖中的笔意结构默记于心,背帖书写,力求形神兼备,为以后创造自身风格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意临,抓住书帖特色,深入思考,仔细琢磨,找出感悟,突破局限,最终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

当你开始临帖时,首先要从基本笔画起,基本笔画,是汉字组成的基本要素,不懂得基本笔画的形状、形态和行笔方法,就根本不能谈论书法。点画就像零件,零件不合格或者是低劣产品,位置放得再合适也是不行的。其次,建议初学者多写大字,多练习10公分以上的字,可以锻炼和增强腕力、臂力和腰力。同时,还可以锻炼我们纵观全局的视觉能力。俗话说:“小字练细腻,大字练笔力。”所以,需从大字练起。

学习书法如何用笔

“书法以用笔为上”,书法的点画形体都是直接由用笔而产生的,学会了用笔,也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广义的用笔,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运腕、用笔。狭义的用笔,指所有点画用笔的法则。即起笔、行笔、收笔是书写每一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对应要求,“逆入、涩行、紧收”。具体说,就是起笔要逆入,即逆锋起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行笔要涩行,即笔锋保持在笔画的中间行,为中锋行笔,逐有“常令笔尖画中行”之说。收笔要紧收,即回锋收笔下垂而上缩,右往而左收。要写好每一笔画,都要实实在在按照这三种用笔方法的基本要求去做,书写就可以开始上路了。然后,再进一步去理解和实践书写中的提笔和按笔,转笔与折笔,疾笔与迟笔,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以及笔锋的顿、挫、翻、绞、扭等用笔法。

值得一提的是用笔时要“作书须提得笔起”。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记载“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反复强调“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董其昌明确告诉我们说:“书写时,毛笔是要提起来写的,但一般人认为写字要有力气,于是把毛笔摊在纸面上顶牢的写,其实,这样写是没法显示笔力的,要提起来写才是正确的用笔,“不可信笔,是书家秘诀也。”

简单的说:书法运笔要注意几点要领:重、留、圆、平。重,是指自己的手感有力,提得笔起,行笔有力;留,是指控制行笔的快慢,太快,会轻浮油滑,太慢,会板滞蠢笨。圆,是要求尽量中锋行笔,这样写出的笔画,才能圆浑,丰膄,富有立体感。平,是指运笔平正,不可故意颤抖,扭曲,也不可拖抺甩刷,要干净利落。同时, 在书写中要能纠正有“十二病”的笔画:“鹤膝、折木、柴担、钉头、鼠尾、竹节、蟹爪、牛头、锯齿、脱肩、蜂腰、散锋等。

定点书写方式

定点书写方式,是王羲之的书法用笔的方式之一,这个书写方式伴随他的一生、享有才华横溢,擅长书法,还有“书圣”的美誉,王羲之的书法特点: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疏密相间,无论横竖点撇钧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深得许多书法家的喜欢、而他的代表作《兰亭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广为流传。

有幸的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雷德侯,善于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在他的博士论文《关于中国书法》中以王羲义之《丧乱帖》为例,发现王羲之的字,其笔画和空间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量的,并非是“逸笔草草”的,在每个汉字中潜藏着一个很重要的奥妙,体现在每个汉字之处都有一个想像的点,由这个固定的点出发,发射出来的笔画而形成了每一个字。由此推敲出王羲之书写时,右手指执着笔,只有腕动,而手臂基本上不移动的,这就是王羲之的定点书写方式。

我仔细拜读王羲之的手扎,还有《兰亭序》《丧乱帖》《十七帖》《快雪时晴帖》以及《怀仁集王圣教序》后。按照定点书写方式,用提腕法,加以实践。果然,越写越顺手,越写越信手挥洒。可以不需要用眼睛慢慢去测量,横竖笔画的长度过不过,撇捺笔画的角度对不对。就像用手在电脑键盘上打字键一样,只用指,腕移动,而肘固定在键盘边沿上。用这样的方式再次实践,用悬腕法,右手臂离纸面20公分,用手指执紧笔管,只有手腕摆动书写,而手臂悬着基本不移动。可以在20公分以内,很好地把每个笔画分布在恰好的位置上。的确,按定点书写方式来写字,更有目标,更加轻松自如。由此,发觉王羲之的书写奥妙尽在其中。

代的中老年人,能够对书法产生兴趣,大多来说,都能具备硬笔或毛笔的书写基础。虽然硬笔与毛笔的书写方式不同,笔法也不同,但是结构规律和章法基本一致。当你有一定的硬笔书写基础后,入门学毛笔书法更能容易上手。只要实实在在的掌握执笔方式,选帖临摹,学好运笔方法,持之以恒,就能写出一手好书法。下一步再去探索和研究书法的结构和章法,才能创作出理想的书法作品。